香氣與空間

~從不同的角度學習精油的使用,在天地空間中體驗身心的美好~

 

要談芳療,肯園負責人溫佑君老師不僅是國內的大師,也是亞洲重量級的專家。我的手工皂老師便是系出此門,可惜當初只上到手工皂系列課程,但課程上會提到搭配的精油及其相關運用,也算沾上一點兒邊,精油的分級與大略功能,也有一點粗略的認識。

這幾年間看過幾本精油芳療相關書籍,一直到看到目前這一本,是最喜歡也最容易理解的,編排上連自學者都能看得懂,內容卻是令人訝異的深入又實用。難得有一本芳療書可以讓我從頭看到尾,如果只能選一本收藏那就是這本"香氣與空間"了。

 

精油圖鑑

溫的其它書籍之前也看過幾本,如果要從精油去搜索了解,「精油圖鍵」一目瞭然,會是比較容易查閱的。(有更新版:新精油圖鑑)

植物人格全書

另一本「植物人格全書」是依照精油的CT(ChemoType),即以芳香分子的化學結構來分類,將性質相近的芳香植物(約五種)調合成一種類型,介紹其成分屬性植物人格身心療效等,共計31種人格類型。對精油的解讀提供另類的思考方向,但對沒上過芳療課程的我來說,理解上障礙較多。

至於這本「香氣與空間」,是以30堂必修課的編排方式來介紹專業芳香療法,幾乎是淋漓盡致的把精華盡出,每篇末了的香氣空間,更把芳療與其它藝術空間做一個巧妙的連結,引伸出另一層次的香氣想像,讓我邊看邊搖頭,溫老師的博學多聞真的是太厲害了!

這邊僅列出我需要的一些資訊留作日後翻閱參考,因是片斷紀錄不能完整詮釋與整理,所以請讀者不能單就列出點評斷喔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買書回家研究研究~

P93,嗅覺心理學裡提到,腦波依頻率可分四類,美國學者Joho Steele研究特定氣味所會刺激的腦波:

α波(8-12Hz):讓人老神在在,像薰衣草、歐白芷根會刺激α波使精神穩定。

β波(13-30Hz):提升注意力,茉莉、薄荷會激勵β波,讓人機敏強勁。

θ波(4-7Hz):科學家稱θ波為「通往記憶與學習的閘門」。

δ波(1-3Hz):睡眠時所需波型,與直覺、第六感、心靈層面及超自然現象有關。

實驗顯示,使用薰衣草改善失眠問題,到第五天效果最好,但之後效用就會遞減。所以單一精油不要使用超過三個星期,最好以一周內五天為限;也可以使用複方精油或交替使用。

P96,岩玫瑰-「單帖(註)烯類五」中最主要的成分,是典型的多分子精油,功效強大,通常用在緊急狀態,對自體免疫疾病也有調解效果,但必須使用較長的時間,臨床上曾有使用”岩玫瑰+大馬士革玫瑰”,半年的時間改善了皮膚狀況和容易疲勞的困擾。

第六堂課太重要了,必看!P104,精油被吸收的途徑裡,「皮膚吸收」列出皮膚結構圖,分為表皮層、真皮層、皮下組織。一般保養品的玻尿酸、膠原蛋白等保濕用品住要作用在表皮層的保濕;精油的芳香分子很小(800以下)不會在表皮細胞停留,能穿透表皮層進入真皮層,透過血液循環到其他器官作用。所以短期來說,精油的護膚功效可能不明顯,但長期來看能改善皮膚結構、強化緊實度,回春效果更好。此外品質佳的植物油調合精油,是為了和皮膚皮脂充分混合,幫助細胞吸收。

接著P106「影響皮膚吸收精油的7個條件」:皮質層厚薄、皮膚保濕度、覆蓋(可提升兩倍的吸收量)、基劑黏度、溫度、皮膚通透度、界面活性劑也會改變皮膚的通透性(vivian補充:手工皂的皂分子便是天然的界面活性劑,一端親油、一端親水,因此可洗淨的同時,汙垢又能自然分解)。

P127分析幾種常見的薰衣草精油。真正薰衣草是疑難雜症的急救油,不用擔心會昏昏欲睡,基本上會讓人處在α波狀態,老神在在,疼痛、緊繃、頸肩痠痛、頭痛、皮膚傷口都可以用,心靈創傷、降血壓、慢性病、癌症等。醒目薰衣草結構較單純,適合處理燒燙傷、護膚等一般用途。

第10堂課舉列出各文明的芳香文化及近代的芳療發展,P167,近代芳療之父,法國化學家蓋特福賽(Rene-Maurice Gattefosse),就是因為親身體驗過薰衣草精油癒合傷口的奇效,而開始探究這種精油在消炎、療傷、止痛等各方面的可能性。並發現精油會以一定的速度,由皮膚細胞間隙內進入血管等循環系統,進而到達體內特定器官發揮療效。由於這是前所未見的治療體系,所以蓋特福賽創造了芳香療法(Aromatherapy)一詞,為世人揭示了最優雅的療癒之路。

除了精油,也提到純露的用法,P191,除了飲用,也可以將20ml的純露倒入洗澡水中泡澡,可改善水質且有藥草浴的效果;也可以取代純水調入保養品中;或是代替各種收斂、安撫、潔膚用的化妝水,直接噴灑或敷貼於臉部。

第18堂課上到免疫相關,P263常見免疫系統問題與適用精油:(各類相關精油可參見"植物人格全書"索引較快)

1.組織發炎、發燒:倍半烯類(幫助消炎)、單烯類(加速神經傳達)

2.過敏:倍半醇類(平衡免疫系統)

3.慢性疲勞症候群:酚類、單烯類、單醇類(激勵補身)

4.自體免疫系統疾病:單烯類

5.癌症:倍半酮,例如紫羅蘭、桂花、鳶尾草等。當發現已經是末期時,這時使用芳療的目的便不在於治癒疾病,而是減輕症狀以維持生活品質,幫助患者安然的度過這段時期。(關於這點,最近V的一位朋友讓我很有感觸…)

 

這本書真是太棒了,需要隨時翻閱參考,嗯...啟動我好久沒有買書的念頭了!

 

 註:帖原字上方還有竹字頭.但找不到這個字.在此先以"帖"字替代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ivian何其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